一朋友常年在汽車論壇逛悠,認識了不少朋友,他們論壇里的網(wǎng)友經(jīng)常反映在陰雨連綿天汽車大燈容易起霧的問題,而且特別是冬季回暖后,汽車前擋風玻璃很容易起霧汽,對行駛安全造成影響;
雖然他們之前也有用過一些方法,比如拿吹風機吹,又或是開著發(fā)熱的遠光燈,跑了4小時的長途,卻依舊不能烘干大燈內部的水汽;
經(jīng)了解,一些汽車大燈內部是涂有防霧涂層的,防霧涂層是通過降低表面張力形成平整水膜,使燈光不會散射,并不能完全解決內部存在水珠霧汽的問題,部分買家對汽車內部有水珠表示耿耿于懷,客訴的情況仍然在增加。
問題分析:
1. 首先需要區(qū)分是大燈進水還是起霧,兩者是不一樣的問題性質,需分別對待;
2. 復雜的外界環(huán)境,以及追求個性外觀,差異化的車燈,使得車燈內在進入外界空氣(濕度)后,燈殼內側(溫度較低)與車燈內部(溫度較高)有溫差,存在高低溫區(qū)域是水珠起霧存在的條件之一;
3. 車燈內部空氣達到一定程度(相對濕度),是水珠起霧存在的條件之二;
4. 滿足上述兩個條件,車燈內部的濕熱空氣一接觸到較冷的燈殼內側時,濕氣將快速在燈殼內側凝結成霧;
5. 而平常用到的普通干燥劑(例如:硅膠、礦物等)吸濕率低,僅有20%-30%,再一個考慮到空間因素,推薦使用高效氯化鈣干燥劑,較硅膠、礦物干燥劑而言體積小,但吸濕率高十倍(最高可達300%),更節(jié)省空間,更適合放置于車燈內部,而且被吸收的水分作為膠凝狀儲存,不再放濕,且持續(xù)吸濕時間高達2個月甚至更久。